4、『学习』如何学习好理科
(一)学习理科,要独立思考,深入剖析题目。剖析题目,要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这道题用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适合于哪类题。如果能如此类比,融会贯通。不但可以记住具体的解题方法,也能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理科解题是一种创造,但它是有稽可考的创造。方法应用的熟练与否,就是在日积月累中练就的功夫。对于有些题目,或许你有思路,但进行不到底,这样,怎样走到正确思路上来就是题目的价值,或许你没有思路,这样,解题的突破口就是题目的价值。你还可以打开记忆库,搜索一下解题的方法自己有没有印象,甚至想想正确的思路是由哪些条件引发的,自己为什么没找齐这些条件。总之,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知识储备的问题。储备越丰富,思路就越畅通。
这些思考其实人人都在做。不同的是,有人领悟的深,他把题目的解答分解为实质的方法,然后补充到记忆中去。“实质”是可以应用在任何场合的。有些人没有深入思考,他得到的只是一种印象。遇到相似的题目会做,一变化就不会了。这两种情况都曾发生在我的身上。不善于思考时,翻几本书都没有明显的作用,善于思考时,一本书的内容都让我感到充实。为了把剖析题目的成果铭刻于心,我还把遇到的新情况记录下来,后面写上相似的例子加以比较。从中我发现,在一个题目中用到的方法,在另一个题目中也有表现。这样知识前后呼应,举一反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这样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就会觉得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这大概是高考状元们并不怎么介绍思考过程,而是立足于勤奋的原因吧。
培养这样剖析问题的能力有一个原则,就是独立思考,比较异同。同就是各类题目中相同的方法;异就是你的思路于他的思路产生差别的环节。能够仔细思考差异产生的原因,就会在探索中得到提高。
(二)反复揣摩,提纲挈领
学到的知识,一定要通过反复复习才能掌握。我们平时做练习题,也是让知识复现的过程。对于已经做过的题目,更要反复揣摩才能活学活用。我的做法是,除了做题时深入剖析外,还经常浏览同一章节各类题目。把有共性的方法联系起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互比较之中,原来不知如何下手的题目也得到更好的消化。
日常学习中,许多人对同学之间解题能力的差异感到很迷惑。其实能力再强的同学,解题是的思维过程也不特殊。只是因为他们知识储备牢、多、成体系。解题思路才能不断涌现,正确思路才能进行到底。不要以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我们都知道,人的智力相差不多,这是指人们记住、熟悉事物的能力相同。但知识牢不牢,能不能很快复现,则依赖于记忆是否科学。理解记忆,联系记忆,反复记忆。就是记忆的科学方法。刚才提到的“独立思考,剖析题目”,就是寻找知识中可理解,能被联系的地方。而勤奋努力,就是让记住的东西更有机会复现。能力强的同学并不是学习上最轻松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是思考上最勤奋的同学。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的人善于拔钉子,就是因为他们敢于;碰钉子。所以我认为,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人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步步垒起知识的大厦!
5、学习理科好的方法
冲刺期间集中改错
陆程远一模考了590分,二模考了604分,高考竟然考了704分,成为北京市理科状元。怎样能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这跟他能够认真总结自己的错误,并善于改正错误是分不开的。
理科考试怎样才能考得好?陆程远说,“第一是跟着老师走,这是主要的;第二不要有情绪上的抵触,不爱学哪门,爱学哪门。这是一生的事情,不爱学也得学。另外,好好总结自己的错误,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对于改正学习中的错误,陆程远深有感触:“改正错误不是一句空头的话,‘我下回改了,下回考试一定认真。’我考试前默念两遍,‘我认真了吗?’针对不同的错误要有不同的手段。采取这种手段以后,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应该是这样的。不能光喊口号,没有措施。具体什么措施要因人而异。要动脑子想办法,自己要不动脑子,别人也无能为力。”
陆程远学校的校长、班主任老师,他父亲,他本人都说他心态好。他解释说:“首先还是说基础好,而高三时的心态则特别重要,到了高三下学期,更要注意心态。因为最后一两个月,你不可能提高什么,你根本提高不上去,那会儿要集中精力,就要调整好心态,改错,改自己的问题。模拟考试分虽然不高,但出现的问题都是那些在短期内可以改正的问题,并不是说基础有大问题。”
点评:陆程远同学一个非常好的特点就是他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切切实实地采取措施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改得很成功。我们常常看见有些考生埋怨自己考试马虎,计算错误。其实你马虎也不是一天半天的毛病了,这也是一个素质问题,也是一个意志问题,是个心理品质问题。所以陆程远的成功并不神秘,哪个考生都存在一些马虎的毛病,你改了不就不马虎了吗?你改了不就考出你实际水平了吗?
高考前不要迷失自己
河北省状元许磊的经验是:在高考前几月,自己不要迷失了,自己要去驾驭模拟考试,而不要成为模拟考试的奴隶。
“我觉得高三一年,紧跟着老师走,踏踏实实地走,就不会出大的问题。不管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同学。”许磊这样劝告2003年高考生们,“成绩好不能骄傲,另起炉灶自己干。而成绩不是很理想的,自己尽量跟着。在最后模拟考试的时候,特别是备考前几个月,这个阶段是大量做模拟卷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定不要迷失了自己。特别是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让它对自己有负面影响。这样就能有比较平稳的心态,一直持续到高考,就一定能够期待一个好的结果,也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对于3+X的综合方面,许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综合这一科,选择题后面的那些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题很大,但是答的内容不是很多,要精练、准确。这个训练主要是在平时,选一些刊物上资料上的题,自己去答,然后对照答案去看,答案的答法与自己的答法差别在哪儿?慢慢越来越靠近出题者的思路。这种训练方法在高考中不知不觉地就会给你带来好处。
点评:把高考前的考试看成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高考帮助是非常大的。同时在考试当中逐渐取得考试经验,使自己的心态更加趋向平稳,逐渐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到高考时就能考得很好。而如果把模拟考试看成灾难预演的同学,把考试看得非常重,出现失误就垂头丧气,过于悲观,甚至丧失信心。这种心态的同学大多考得不如意。
复读没有给我带来阴影
山西省状元张晓阳是位复读生。在复读班上她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高考和复读并没有产生什么阴影,只要能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只要能够承认自己,永远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总有一天会在一个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
“我一方面在学习上比较注重课本知识,再一点就是心态比较好。这和我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张晓阳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有三点:“我的父母从来不用成绩来限制我,二是认为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足以应对所有的问题。而我取得高考成功的第三点就是适当地把兴奋点调节到高考那个阶段,当然在考试前会有一点点紧张,这毕竟是一件大事。我觉得可以做一些轻微的运动,或者是做一点习惯性的事情来有意识地减弱那种紧张的情绪。所以在考场上我觉得还是比较自如的。”
以650分的高分复读,张晓阳却并没有过后悔的念头,而是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最终以696分、山西省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她说:“我在复读的一年中坚持写日记。我翻了一下我的日记,更多的是遇到挫折或者很难过的时候给自己的一些鼓励的话语,很少有后悔这样的事。”复读一年不仅使她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而且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心理素质方面更加成熟。